摘要:根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2021年竞赛计划》,首届中国大学生飞盘锦标赛日前在青岛落幕。近日,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四支上海飞盘运动校队,在上海前滩体育公园以赛会友,共同探讨高校推广飞盘运动的心得体会。这也是...
根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2021年竞赛计划》,首届中国大学生飞盘锦标赛日前在青岛落幕。近日,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四支上海飞盘运动校队,在上海前滩体育公园以赛会友,共同探讨高校推广飞盘运动的心得体会。
这也是继之前“飞盘跟风局”后,负责推广飞盘运动的WML利悦在上海主办的又一个大型交流活动。一个扎根于申城、立足于业余飞盘发展交流的全新联赛体系,有望在多方支持下破土而出。
瓶颈:场地、经费和师资
飞盘运动并不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在全球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每逢周末,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上,打扮时髦的青春少年围成一圈,在阳光沐浴下享受飞盘运动的乐趣,成为活力校园的温馨一景。
不过,场地、经费和师资,困扰着高校进一步推广这项新兴运动项目。“在大学校园,足球等三大球的地位,肯定更高,我们也理解。”华东师范大学飞盘校队代表兴安认为,场地资源制约飞盘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普及,“学校对我们飞盘校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飞盘运动对场地要求比较高,学校场地资源有限。学校足球队训练时,我们肯定要让路,在校外找场地。”
“大学之间经常会举办一些友谊赛,因为不是官方性质比赛,我们校队没有办法通过相关渠道向学校申请经费。目前,队员参赛的交通费、装备费,都是大家从生活费里省出来的,毕竟喜欢嘛!”四支高校飞盘队的代表纷纷呼吁,飞盘运动首先自己要做大,吸引更多人参与。
“专业教练也不好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飞盘校队代表罗雨杰认为,目前大学校园的飞盘校队,依靠师兄指导师弟来“口口相传”,缺乏理论指导,稳定性也不够,“如果能走出校园,和社会俱乐部多交出,得到俱乐部高水平专业教练的传授经验、大学校队的进步肯定会更快。”
对策:强化校队之间交流
飞盘运动不分男女,可以混合参与,参与者内心会有潜移默化的性别平等观念,这是飞盘运动的独特魅力。飞盘运动具备技术、速度和趣味性,在上海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如今大学校园成为这项运动最厚实的土壤。
同济大学飞盘社领队表示:“我们学校校队都会参加一些比赛,更多是邀请赛和友谊赛。如果未来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正式比赛,尤其是联赛,我们代表学校出征就会更有荣誉感。”
亚洲大洋洲飞盘联合会秘书长、全国飞盘运动推广委员会副秘书长薛志行介绍,上海高校之间的飞盘比赛,都是学校校队之间自发组织,上海高校中最大的飞盘社团人数,目前已超过百人。
“如果有关部门能开展飞盘运动的联赛,纳入一揽子发展体系,这项运动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薛志行推广飞盘运动已有16年,他认为正规的比赛才是“牛鼻子”,“有了正规的比赛,不仅给各大高校校队提供竞技交流的平台,可能还会有赞助解决基本参赛经费问题;社会俱乐部一些高水平的选手,也能受邀担任技术指导;高校赛事体系的专业化,还能让飞盘运动获得更高的社会关注度。”
未来:串联高校和俱乐部资源
“我们希望组建一个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多方共赢的赛事。”负责推广飞盘运动的WML利悦副总茅剑透露,这个正在筹备中的飞盘潮流联赛,或由高校与上海各家俱乐部共同参与,校队将获得常态化的训练和比赛机会。
在国内,活跃着黑猫飞盘俱乐部、拿铁飞盘俱乐部、山坡飞盘俱乐部、体育课社群等五大飞盘社群。相比校队重在普及推广,这些俱乐部队伍的竞赛水准、运营能力相对更高一些。
据悉,一旦赛事正式启动,沪上校队将有望在校外固定场地进行训练和比赛,不再轻易受校内场地资源的制约,经费赞助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这个联赛,也会让越来越多的飞盘爱好者加入各个俱乐部,飞盘人群基数的增长,是中国业余飞盘发展的根基。”
薛志行也对这种联赛模式给予了肯定和期望。“校园与俱乐部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在校园培养中国飞盘后备人才。我们不只是要打造一个推动业余飞盘发展的赛事IP,它更是一个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平台,晋升国家队的通道。”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赛事组委会
文内插图:赛事组委会
来源:作者:王东旭 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