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18:11:06 | 浏览:886
记者 | 乔启迪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6日午间,国产运动品牌特步发布实施“五五规划”以来的首个年度财报。
财报显示,集团2021年收入创下人民币100.13亿元的纪录,同比增长22.5%。主品牌收入增长强劲,创下人民币88.41亿元的纪录,上升24.5%,其中下半年收入增幅超过34%。
2021全年,尽管消费市场因疫情反复承压,但在港股民生消费领域,受惠于国际大赛举办的体育用品股依然实现高增长,涨势跑赢整体。
特步成立于2001年,2008年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官方信息显示,主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6100家零售店。
2021年9月1日,在集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特步国际在投资者发布会上推出第五个五年规划( 简称“五五”规划 )。
特步集团认为,特步主品牌将仍然是集团未来几年最大的增长动力,新品牌则可为集团带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预计到2025年,主品牌收入达到人民币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3%;而新品牌预计2025年收入规模达4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丁水波说:“随着中国内地对健康意识提升,带动运动热潮,加上国家对体育行业的支持,中国内地的体育用品行业势必得以展望美好长远的发展前景。我们对集团2022年及以后的业务发展感到乐观。”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饿的人群中,健走和慢跑是成年人参与最多的运动。值得注意的是,与六年前相比,健走人群的比例从54.6%减少为22.7%,而跑步人群的比例呈上升态势,由12.4%增至19.8%,我国体育人口也从14.7%上升至30.3%。
庞大的跑步人口基数,对于本土品牌而言则是趁势加码的时机。
艾瑞咨询估算,2019年国内核心跑者和大众跑者的人群分别为一亿人和三亿人。对应人群每年购买2双和0.5双跑鞋,以500元/双的均价,跑鞋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运动鞋行业全景图谱》,中国运动鞋行业目前处于改革重塑阶段——2014年开始,行业逐渐走出库存周期,伴随龙头企业进行积极的内部改革调整,行业进入稳步增长阶段。
事实上,在全球运动鞋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包括特步在内的国产品牌占了五席。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NPD集团去年研究发现,自2020年疫情开始以来,跑鞋类别的销售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运动鞋。专注于跑步、远足、步行品类的运动品牌成为2021年的最大赢家。
特步主品牌在2021年继续拓展跑鞋品类,发布多款新品,分别推出竞速家族160X 2.0、160X PRO和300X 2.0跑鞋,以及竞速训练跑鞋260。据介绍,160X PRO为特步跑步系列核心产品,300X 2.0和160X 2.0则面向大众及专业跑者。
目前,特步集团内的品牌矩阵细分明确:主品牌特步定位大众运动市场,索康尼和迈乐针对专业运动市场,盖世威(K-Swiss)和帕拉丁(Palladium)针对时尚运动市场。
年报显示,2021年,来自时尚运动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9.71亿元,占特步集团收入的9.7%。专业运动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180.2%,至人民币2.01亿元。
今年2月下旬,索康尼和迈乐的母公司、美国鞋业巨头Wolverine Worldwide披露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显示营收为2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35%,并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的收入。
其中,迈乐同比增长22%,索康尼增长57%,且两个品牌均创下有史以来的销售纪录。
在中国市场,索康尼和迈乐正在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2021年的618购物节期间,它们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分别大涨超过257%和221%。
特步方面告诉界面新闻,针对主品牌,2022年将进行零售渠道升级,推出更多九代店。
针对四个新品牌,提升在中国消费者中知名度的同时,也专注于优化中国内地的零售网络及提升店效。
具体而言,针对索康尼及迈乐,集团将继续通过加速在高线城市的主流购物中心开店,增加服装及本地化产品供应,来提高两个品牌于中国内地的品牌知名度;针对盖世威,预计2022年上半年将在省会城市推出试营业店铺;针对帕拉丁,优化电子商务业务及零售网络,以发挥O2O协同效应,并推出新产品线的形象店等。
实际上,特步在时尚运动这一细分领域的潜力已经得到资本青睐——2021年6月,高瓴集团向特步环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美元,而后者拥有盖世威和帕拉丁品牌的经营权及所有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盖世威在亚太区拥有44家自营店。帕拉丁在亚太区及欧洲分别有57家及三家自营店,其中25家位于中国内地。今年1月,盖世威在中国内地的首家自营店在哈尔滨开业。
伴随着国货消费热情上涨的大趋势,多家券商对特步前景表示乐观。
瑞信去年12月发布研报称,维持特步国际“跑赢大市”评级,并将其对2022年收入增长预测上调4个百分点,至增长27%。瑞信预计索康尼可能成为特步的下一个大品牌,带动特步整体业绩增长。
今年初,中金发布研报表示看好特步公司的产品及渠道升级,目标价上调17%至14.62港元,同时也基于疫情反复波动、终端零售环境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潜在因素作出风险提示;天风证券则予特步国际 “买入”评级,并预计2022年规模增长将达30%以上。
3Q22流水增速符合预期,存货周转期略有增加:3Q22特步品牌全渠道流水同比增长20-25%,其中电商流水同比增长30%以上,儿童业务实现近50%增长。分月度看,7月流水同比增长超25%,8月流水同比增长近30%,但9月因疫情反复及部分地区
记者 | 覃思悦2021年,国产运动品牌迎来丰收一年。李宁品牌和安踏品牌以接近六成的涨幅,带动国产运动品牌,奔向营收千亿大关。而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半年财报季,国产四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度依旧延续了上一年的增长势头,都交上
图/IC文 | 《财经》记者 辛晓彤编辑 | 余乐划重点:*尽管上半年有疫情影响,四大港股国产运动品牌仍收获双位数增长,远远超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所有品牌中,只有FILA呈现负增长,它曾是安踏集团的增长现金牛。*特步国际成了四家品
©️深响原创 · 作者|申商“跑步是非常简单的事,跑起来就对了。”在“321跑步节”发布会上,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这样说到。作为品牌的一项保留节目,“321跑步节”如今已连续举办七年。“跑步的味道”是今年跑步节的活动主题。正如丁
记者 | 乔启迪北京时间2022年3月16日午间,国产运动品牌特步发布实施“五五规划”以来的首个年度财报。财报显示,集团2021年收入创下人民币100.13亿元的纪录,同比增长22.5%。主品牌收入增长强劲,创下人民币88.41亿元的纪录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叶曼至 涂梦莹用时间去证明国货崛起。2022年1月,谢霆锋代言特步已有20年。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霆锋对于特步的意义非同一般。早年特步入局国内市场时就发现,体育服饰这条赛道品牌太多
当有人谈论到国产运动鞋时,你会想到什么?“廉价、抄袭、难看”?其实不然,国产运动鞋近几年是越做越好,在巴黎和纽约时装周上刷足社交网络的李宁悟道。代表中国球鞋文化的韦德之道让老外也要排队抢的安踏KT3 Rocco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已经走上自主
记者 | 覃思悦北京时间2022年8月23日,国产运动品牌特步发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特步在2022年上半年营收达56.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5%;经营利润达9.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普通股股权持有人
坐在上海某酒店的大堂吧,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丁水波聊起了体育产业的几个话题,但最多的还是在中国风风火火的跑步。跑步,也是这家成立16年的公司最重视、最投入的运动。包括这次上海之行,他就是为了参加由特步冠名的中国马拉松年会。“跑步太火了,特步必
HCID:龟叔 作为一双虎扑JR亲自参与设计的篮球鞋,特步“游云”在装备区横空出世后,自然吸引了不少朋友的眼光。虎扑上其实混迹着不少球鞋设计师,每次从他们的回复或者贴子里都能学习到许多关于球鞋设计到生产过程的许多知识,从一些国内设计师的采访
资料来源:天眼查上述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咖啡相关的商标正在申请注册,还未获得正式批复。“特咖啡更准确的定位是服务,不是业务,主要是为了提升会员服务的多样化水平,满足门店消费者逛街购物的延伸需求,提供更好的门店体验。”特步的主业是运动
关注慧跑,助您轻如羽、跑无伤国产跑鞋近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品品质,国产跑鞋的表现已经完全不输于,甚至超越那些国际大牌。特步作为国产品牌的佼佼者,长期以来一直深耕跑步领域,是国产品牌中对于路跑事业投入最大的企业之一,伴随
成立于2001年的特步,一家集综合开发、生产和销售运动鞋、服、包、帽、球、袜为主业的大型体育用品企业。2018年3月21日,特步第三届跑步节如期而至,通过跑步赛事和晚会,展现了特步在专业体育和娱乐领域的不同侧重。在经历了三年改革带来的阵痛,
观察者网讯(文/胡毓靖 编辑/庄怡)国产体育品牌迎来了一个华丽的“收获期”。 过去一年,疫情管控常态化、顶级体育赛事拉动、国潮热度持续攀升、国民健康运动意识加强,国产体育品牌也抓住机遇乘风而上。近日,李宁、361度、特步国际、安踏体育等国产
近年来,随着全民跑步热潮的兴起,国内运动品牌纷纷发力跑鞋市场,各自推出了日臻完善的跑鞋产品线,上一期聊完李宁(国产跑鞋品牌产品线介绍-李宁,冲击高端跑鞋的拓荒者),这一期我们接着聊聊另外一个国内运动品牌--特步。特步,从晋江陈埭镇一个代加工